2007年3月4日凌晨,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袭击大连,红沿河核电基地交通受阻、物资采购受阻、供水供电供暖中断、通讯网络中断、网络系统瘫痪,整个核电基地仿佛处于与世隔绝的处境……
3月4日 13:08,车班班长李斌的手机急促地响起:“受暴风雪的围堵,华兴公司施工现场9人被困,需要紧急救援”。李斌与3名驾驶员立即驾驶3辆基地性能最好的四轮驱动越野车冒着狂风暴雪赶往现场进行紧急救援。
呼啸了一夜的寒风,仍然不知疲倦、肆无忌惮地耍着威风。在寒风和冰雪的双重阻击下,车辆前进的脚步异常艰难。他们只能凭借对道路的熟悉来辨别哪里是路面。
突然,前方出现一个障碍物。李斌把手伸出车外示意大家停车,4人跳下车,原来是一根折断的电线杆。四人搬开横在路面的电线杆,李斌找了枝比较粗的树枝挑举起电线让车一辆辆通过,平时只需20分钟的路程现在已经过去1小时20分钟了,大家心急如焚,可是真的没办法,这样的路障已经清理了6处了,汗水打湿棉衣,风雪瞬间把他们包裹成雪人。
“注意安全。”李斌提醒几位驾驶员。大家相视点了下头,再次纵身跳进车里继续前行。车辆不断打滑,垫树枝不行就下车推车,用铁锹挖,实在急了直接动手清除轮胎下面的积雪。风雪咆哮着,他们呼吸困难,站立不稳,手被冻肿了,耳朵被冻硬了,嘴唇被风刮裂了,头发很快变成了冰条,10余公里的路程,每行进一步都是这样的艰难。
终于到达救援现场,当被困的员工手拉着手艰难进入救援车辆时,看到的是4个满身是雪和冰渣子的“雪人”。一个大个子的员工嘴角抽动了几下,泪水夺眶而出,每个人的双眼都闪烁着感动的泪花。由于紧靠海边的救援现场阵风可达到14级,必须马上返回,救援司机来不及歇息片刻立即驾驶着救援车辆离开救援现场,车辆的背影消失在漫天的飞雪中。
伴随着大面积停电,随之而来就是停水。由于大连地区很少停水,很多人家都没有储水的习惯,员工的生活用水和洗漱用水都成了难题。核服人立即行动起来,很快便通过用卡车进村拉水和水泵抽取井水的方法满足了用水需求。
有了水,怎么送?客房服务组员工主动请缨,坚持每天至少为每位项目部员工送去一桶生活用水。1位领班,12名服务员,每天送水115桶。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2岁的女孩子们,顶着严寒、踩着冰雪,步履蹒跚,一次又一次接水、送水。
这些工作在正常天气下,对这些孩子来说并不繁重,但在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中就完全不一样了!被水洒湿的裤管早已结冰,冰雪早已渗透进鞋口,小手早已通红,风吹过脸蛋像刀割一样,寒冷中她们瑟瑟发抖,然而却咬紧牙关,默默承受,没有人发出一句怨言,始终坚持着、坚持着,直到5天后供水正常。
暴风雪导致交通受阻后,附近所有市场和商店都关门停业,加油站也停止供油,这给核服的应急物资采购造成了极大困难。车辆急需油、发电机急需油、餐厅供餐急需燃油。物资采购不上,意味着整个应急行动无法进行,战胜暴风雪就是一句空话。
冒着风雪,带着被困员工的期盼,核服采购员与驾驶员天刚亮就出发了。一路上,他们战胜了恶劣的行车环境,好不容易到了镇上,却发现市场和商店都不营业。
想到员工餐厅连应急用的挂面都已经吃完了,采购员执着地挨家挨户敲门打听,想方设法和店主取得联系。每每成功找到一点点青菜、大米和鲜肉便狂喜不已,一身的雪还来不及扑打,道声谢谢之后,就再次扎进了风雪中,继续深一脚浅一脚挨家挨户打听和询问。就是这样,他们积少成多,买到了需要采购的应急物资。
然而燃油还是没有着落,这可急坏了采购员,几经辗转,通过多方沟通协调,最终在当地供电局内部的一个加油站中采购到了部分燃油。采购任务全部完成,他们没有喘上一口气,冒着狂风暴雪,匆匆赶回了核电基地……
在这危急时刻,就是凭借这种勇敢无畏、责任担当,以及与业主方、工程方的紧密协作,红沿河基地最终战胜了暴风雪。